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路桥隧 - 免费·分享·共赢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开启左侧

[转帖]南方周末报资深记者集体辞职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
发表于 2005-6-7 15:20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在一周前珠海开了全体会议后,因对新任主编,南方集团派来的向熹独裁作风不满,南方周末十名左右资深记者向报社递交辞职报告。 <BR><BR>  这些记者是南方周末辉煌时代仅存的一批人马,知情者相信,随他们的出走,饱受弹压,苦难深重的南方周末,将沦为一张普通的小报。一位辞职者说:“我们是雅典的公民,但现在是斯巴达人的臣民。” <BR><BR>  南方周末城市版主编陈菊红,头版编辑方三文,消费广场主编曹西洪已经递交辞职报告,记者李玉宵,杨海鹏,翟明磊,贾明,朱强,杜卫东,甄茜,江华,贾明,周浩已经明确离职意向。 <BR><BR>  都是向熹惹的祸。让一个在体制外毫无经验的干部,负责一个体制外的媒体,这是南方日报集团领导用人的失策。向熹此人纸上谈兵可以,但为人浮夸,不够坦诚,南方周末的城市版投入大,收益小,挤压原版面的广告资源,是典型的样板工程。向熹曾在三年前欲到南方周末当记者,为江艺平所拒,理由是向熹与南报记者气质上有差异。南方日报的老人都会记得几年前的“七一晚会”,向熹朗诵一歌颂党的诗,未罢居然泣不成声--给人以大伪之徒的感觉。他那一套在体制内行得通,但在南方周末行不通。除非对南报彻底换血。问题是南报彻底换了血,魂魄将不复存在。 <BR><BR>  南报的内部冲突,实际上是体制内外两种文化的冲突。这次事件中,率先倒戈一击的是上海记者站的两个记者,杨海鹏和翟明垒,他们批评南报新任领导在内部事务中起码的知情权,居然对记者降薪一半这种大事,事先不沟通,事后不解释。在上海站对此质询时,也不予理会--按党报传统,这种事无须多解释;但按南方周末的传统,碰到如此大事,领导层会对大家说明,寻求谅解。向熹年纪虽轻,但一直深受体制内文化的浸润,自然不知南报的“理路”,把权力的分量看得太重,而轻视下层的反应。在翟杨公开批评后,南报资深编辑曹西弘深受刺激,此人一向在周末有清誉,在能力操守上无可指责,他的行动是上书南方日报老总,要求撤换能力及理念无法与周末契合的向熹。但南方日报处理此事者,主观臆断曹是“非组织活动”,要求曹及附议的翟明垒,杨海鹏道歉,遂使人们对南方日报彻底绝望。询问他们的人揣测,他们是想把向熹拉下马,背后有《南方周末》前领导的主使。但事实上,他们没有证据,甚至在三人(翟杨的信是给曹的私信)的信中,观点也有很大差异,罗织罪名非常困难。何况以私人信件治人处分,于理于法不通,遂使向熹步入僵局。处分难,大家会不服;不处分也难--领导威信自然扫地,他的强权会被瓦解。但让他道歉,以向熹的自负,他是不能错的。于是,因为此三人(俱为记者中的憨 <BR><BR>  货)而拉开的伤口,就不会愈合,南方周末就只有失血了。对南方日报来说,调换向熹恐怕是最得人心的选择。向熹与南方周末的记者,本不是同类,硬凑在一起,冲突不可避免。即便当局者,也不会想到记者们的反应会这么快--如不及时处置,南方周末几个月精华尽去,不是什么假设。 <BR><BR>  南方日报的自信,在于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投奔--在去年最受大学毕业生欢迎的中国境内企业中,南方日报排行三十六位。因此,他们对那些南方周末主张自身权力的资深记者编辑,态度简慢。虽然他们理应知道,南方报业集团的荣誉,很大程度是由这些合同制记者编辑创造的--在总体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,他们更多会顾及内部职工的利益和保障,南方周末的合同制记者(多是广东以外投奔南报的一流人才),人均收入十几万的高成本,在南方报业集团中,遂成众矢之的。在强敌已灭(羊城晚报境遇不佳,广州日报因为领导层腐败案元气大伤),狡兔死走狗烹,也是一个必然选择。降低劳动成本,招揽起薪底的新人,或许成了一个大的方向。向熹只是忠实执行命令者,这场风波的背后,南方日报的经济环境和广州媒体的竞争减弱,恐怕是个重要原因。 <BR><BR>  任何报纸都有她的生命周期。南方周末红了十几年,对中国的报纸已经是奇迹了。今年全国广告爆跌,广东媒体更是惨不忍睹。南方周末虽然有足够财力,维持原有薪酬标准,问题是她有赡养父母责任,而且要求发展--如城市版,要大量投入。这就为她布置了重重障碍。向熹一手策划的城市版,定位不准,格调与南方周末读者期望距离很大,也为他的被攻击制造了口实。向熹理应明白,他不是沈颢,不是程益中,也不是刘洲伟,即便龚小跃,李戎,连清川,也胜他好几分。一位南方周末的大姐说,以向熹的判断力,写作采访能力,如果参加南报公开招考,十有八九不会被录用,他如何能让南方周末的记者心服呢?她评价向氏用了“味道不对”四个字。如果用GOOGLE搜向熹的文章,难有一篇符合南方周末的标准。又一篇! <BR><BR>  《南方周末》最近在珠海开会,新任主编向熹在会上公布了一个决定,让一些周末老记者倒吸一口凉气。向熹说:由于近期网络上对本报不实攻击很多,为保护南方周末品牌,命令新组建的“品牌工作室”收集网上文章,对恶意批评,将组织以“网友”身份回击。记者们对这种愚蠢的做法议论纷纷。如何界定“恶意”和“善意”?一张大报,有些恶意批评,也属平常,何必在意?何必专门安排人手,鬼鬼祟祟搞匿名“回应”? <BR><BR>  《西祠胡同》斑竹“牛吃草”,五个月前已归化《南方周末》,在进入南报后,他被要求控制那些对《南方周末》批评的帖子,这令他十分难堪。 <BR><BR>  《南方周末》的记者队伍不稳定,近期又遇大规模出走。向熹的无知和独裁,使《南方周末》处境岌岌可危。钳制网上非议,是他粉饰太平工程的一部分。 <BR><BR>  SB。这是记者们对这位从党报空降到《南方周末》的年轻主编的评价。 <BR><BR>  但向熹对他的这个“愚不可及”之举,好象甚为得意。 <BR><BR>  “如果网上到处都是《南方周末》的赞美诗,小心,也许是向熹和他手下的创作。如果匿名答辩做得出,以读者名义赞美,也是可以预期的。”一位与向熹相熟的南方日报人士说。他还记起在某次“七一晚会”,作为新人的向熹曾当众朗诵了一首歌颂党的长诗,未罢,即被泪水遮住面孔。“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表演。但我实在无法想象他对党的深情。” <BR><BR>  江艺平,钱刚,向熹,陈菊红,方三文,曹西洪,李玉宵,杨海鹏 <BR><BR>  翟明磊,贾明,朱强,杜卫东,甄茜,江华,贾明,周浩 <BR><BR>  数数正好十六头,看来是有关部门提前预祝了 <BR><BR>  面对整个事件,南方周末目前的克制令人尊敬。 <BR><BR>  他们完全可以以捏造事实、人身攻击为名进入法律程序。 <BR><BR>  但他们至今仍没有。 <BR><BR>  两相对比,这两天已经说明了是品格而不是态度的魅力,更让人信服。 <BR><BR>  xxx,我怎么越来越爱这个国家了呢,总是做出令我意想不到的事 <BR><BR>  《南方周末》从独裁主编向熹到任后内部发生的人事动荡------- <BR><BR>  毛哲趁机进入《周末》赶走陈明洋担任主管新闻部的副主编; <BR><BR>  经济部主任冯启若辞职; <BR><BR>  南方周末城市版主任陈菊红已去美国哈佛大学学习; <BR><BR>  谢方伟担任即将出炉的《新知时报》副主编; <BR><BR>  专栏编辑拉家渡干脆回家休养,传闻去羊城晚报《新闻周刊》担任编务总监; <BR><BR>  头版编辑方三文、消费广场编辑曹西洪、城市版编辑甄茜已经递交辞职报告; <BR><BR>  记者李玉宵,杨海鹏,翟明磊,贾明,朱强,杜卫东,江华,贾明,周浩已经明确离职意向…… <BR><BR>  一位辞职者说:“我们是雅典的公民,但现在是斯巴达人的臣民。” <BR>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踩
2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6-7 15:20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在一周前珠海开了全体会议后,因对新任主编,南方集团派来的向熹独裁作风不满,南方周末十名左右资深记者向报社递交辞职报告。 <BR><BR>  这些记者是南方周末辉煌时代仅存的一批人马,知情者相信,随他们的出走,饱受弹压,苦难深重的南方周末,将沦为一张普通的小报。一位辞职者说:“我们是雅典的公民,但现在是斯巴达人的臣民。” <BR><BR>  南方周末城市版主编陈菊红,头版编辑方三文,消费广场主编曹西洪已经递交辞职报告,记者李玉宵,杨海鹏,翟明磊,贾明,朱强,杜卫东,甄茜,江华,贾明,周浩已经明确离职意向。 <BR><BR>  都是向熹惹的祸。让一个在体制外毫无经验的干部,负责一个体制外的媒体,这是南方日报集团领导用人的失策。向熹此人纸上谈兵可以,但为人浮夸,不够坦诚,南方周末的城市版投入大,收益小,挤压原版面的广告资源,是典型的样板工程。向熹曾在三年前欲到南方周末当记者,为江艺平所拒,理由是向熹与南报记者气质上有差异。南方日报的老人都会记得几年前的“七一晚会”,向熹朗诵一歌颂党的诗,未罢居然泣不成声--给人以大伪之徒的感觉。他那一套在体制内行得通,但在南方周末行不通。除非对南报彻底换血。问题是南报彻底换了血,魂魄将不复存在。 <BR><BR>  南报的内部冲突,实际上是体制内外两种文化的冲突。这次事件中,率先倒戈一击的是上海记者站的两个记者,杨海鹏和翟明垒,他们批评南报新任领导在内部事务中起码的知情权,居然对记者降薪一半这种大事,事先不沟通,事后不解释。在上海站对此质询时,也不予理会--按党报传统,这种事无须多解释;但按南方周末的传统,碰到如此大事,领导层会对大家说明,寻求谅解。向熹年纪虽轻,但一直深受体制内文化的浸润,自然不知南报的“理路”,把权力的分量看得太重,而轻视下层的反应。在翟杨公开批评后,南报资深编辑曹西弘深受刺激,此人一向在周末有清誉,在能力操守上无可指责,他的行动是上书南方日报老总,要求撤换能力及理念无法与周末契合的向熹。但南方日报处理此事者,主观臆断曹是“非组织活动”,要求曹及附议的翟明垒,杨海鹏道歉,遂使人们对南方日报彻底绝望。询问他们的人揣测,他们是想把向熹拉下马,背后有《南方周末》前领导的主使。但事实上,他们没有证据,甚至在三人(翟杨的信是给曹的私信)的信中,观点也有很大差异,罗织罪名非常困难。何况以私人信件治人处分,于理于法不通,遂使向熹步入僵局。处分难,大家会不服;不处分也难--领导威信自然扫地,他的强权会被瓦解。但让他道歉,以向熹的自负,他是不能错的。于是,因为此三人(俱为记者中的憨 <BR><BR>  货)而拉开的伤口,就不会愈合,南方周末就只有失血了。对南方日报来说,调换向熹恐怕是最得人心的选择。向熹与南方周末的记者,本不是同类,硬凑在一起,冲突不可避免。即便当局者,也不会想到记者们的反应会这么快--如不及时处置,南方周末几个月精华尽去,不是什么假设。 <BR><BR>  南方日报的自信,在于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投奔--在去年最受大学毕业生欢迎的中国境内企业中,南方日报排行三十六位。因此,他们对那些南方周末主张自身权力的资深记者编辑,态度简慢。虽然他们理应知道,南方报业集团的荣誉,很大程度是由这些合同制记者编辑创造的--在总体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,他们更多会顾及内部职工的利益和保障,南方周末的合同制记者(多是广东以外投奔南报的一流人才),人均收入十几万的高成本,在南方报业集团中,遂成众矢之的。在强敌已灭(羊城晚报境遇不佳,广州日报因为领导层腐败案元气大伤),狡兔死走狗烹,也是一个必然选择。降低劳动成本,招揽起薪底的新人,或许成了一个大的方向。向熹只是忠实执行命令者,这场风波的背后,南方日报的经济环境和广州媒体的竞争减弱,恐怕是个重要原因。 <BR><BR>  任何报纸都有她的生命周期。南方周末红了十几年,对中国的报纸已经是奇迹了。今年全国广告爆跌,广东媒体更是惨不忍睹。南方周末虽然有足够财力,维持原有薪酬标准,问题是她有赡养父母责任,而且要求发展--如城市版,要大量投入。这就为她布置了重重障碍。向熹一手策划的城市版,定位不准,格调与南方周末读者期望距离很大,也为他的被攻击制造了口实。向熹理应明白,他不是沈颢,不是程益中,也不是刘洲伟,即便龚小跃,李戎,连清川,也胜他好几分。一位南方周末的大姐说,以向熹的判断力,写作采访能力,如果参加南报公开招考,十有八九不会被录用,他如何能让南方周末的记者心服呢?她评价向氏用了“味道不对”四个字。如果用GOOGLE搜向熹的文章,难有一篇符合南方周末的标准。又一篇! <BR><BR>  《南方周末》最近在珠海开会,新任主编向熹在会上公布了一个决定,让一些周末老记者倒吸一口凉气。向熹说:由于近期网络上对本报不实攻击很多,为保护南方周末品牌,命令新组建的“品牌工作室”收集网上文章,对恶意批评,将组织以“网友”身份回击。记者们对这种愚蠢的做法议论纷纷。如何界定“恶意”和“善意”?一张大报,有些恶意批评,也属平常,何必在意?何必专门安排人手,鬼鬼祟祟搞匿名“回应”? <BR><BR>  《西祠胡同》斑竹“牛吃草”,五个月前已归化《南方周末》,在进入南报后,他被要求控制那些对《南方周末》批评的帖子,这令他十分难堪。 <BR><BR>  《南方周末》的记者队伍不稳定,近期又遇大规模出走。向熹的无知和独裁,使《南方周末》处境岌岌可危。钳制网上非议,是他粉饰太平工程的一部分。 <BR><BR>  SB。这是记者们对这位从党报空降到《南方周末》的年轻主编的评价。 <BR><BR>  但向熹对他的这个“愚不可及”之举,好象甚为得意。 <BR><BR>  “如果网上到处都是《南方周末》的赞美诗,小心,也许是向熹和他手下的创作。如果匿名答辩做得出,以读者名义赞美,也是可以预期的。”一位与向熹相熟的南方日报人士说。他还记起在某次“七一晚会”,作为新人的向熹曾当众朗诵了一首歌颂党的长诗,未罢,即被泪水遮住面孔。“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表演。但我实在无法想象他对党的深情。” <BR><BR>  江艺平,钱刚,向熹,陈菊红,方三文,曹西洪,李玉宵,杨海鹏 <BR><BR>  翟明磊,贾明,朱强,杜卫东,甄茜,江华,贾明,周浩 <BR><BR>  数数正好十六头,看来是有关部门提前预祝了 <BR><BR>  面对整个事件,南方周末目前的克制令人尊敬。 <BR><BR>  他们完全可以以捏造事实、人身攻击为名进入法律程序。 <BR><BR>  但他们至今仍没有。 <BR><BR>  两相对比,这两天已经说明了是品格而不是态度的魅力,更让人信服。 <BR><BR>  xxx,我怎么越来越爱这个国家了呢,总是做出令我意想不到的事 <BR><BR>  《南方周末》从独裁主编向熹到任后内部发生的人事动荡------- <BR><BR>  毛哲趁机进入《周末》赶走陈明洋担任主管新闻部的副主编; <BR><BR>  经济部主任冯启若辞职; <BR><BR>  南方周末城市版主任陈菊红已去美国哈佛大学学习; <BR><BR>  谢方伟担任即将出炉的《新知时报》副主编; <BR><BR>  专栏编辑拉家渡干脆回家休养,传闻去羊城晚报《新闻周刊》担任编务总监; <BR><BR>  头版编辑方三文、消费广场编辑曹西洪、城市版编辑甄茜已经递交辞职报告; <BR><BR>  记者李玉宵,杨海鹏,翟明磊,贾明,朱强,杜卫东,江华,贾明,周浩已经明确离职意向…… <BR><BR>  一位辞职者说:“我们是雅典的公民,但现在是斯巴达人的臣民。” <BR>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踩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【路桥隧】 ( 湘ICP备16018960号-1 )  QQ群:【路桥吾爱-lq52.com】

GMT+8, 2025-1-14 08:06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